第二十五章 回家-《秦月之芒》
第(2/3)页
“起儿,你一下午干什么去了?娘早就把饭做好了,你却迟迟不回来。”
起儿?是在叫我吗?赵一凡转过身来。
一位略显瘦弱的老人站在赵一凡的身后,她身穿粗布衣服,手里拄着一根木棍,应该是腿脚不是很灵便。
老人家头发花白,额头上的皱纹也非常重,像是岁月在她脸上留下的深深印记,她的眼睛一直在看着赵一凡,目光中充满了慈爱。
与老人四目相对,赵一凡突然有一种前所未有的亲近感,那种感觉瞬间传遍他的全身,这种感觉不止是亲近,而且还是那么的熟悉。像是一个离开母亲多年的孩子,又重回到母亲身边,不必多说一句,却只想抱住她,不想再与之分开。
赵一凡的眼角竟然有些湿润了……这到底是怎么了?
“起儿,你还愣着做什么?娘煮好了地蛋,快随娘回家吃饭吧。”说着,老人朝赵一凡招了招手。
赵一凡走过去扶着老人,跟着她往家里走去。
赵一凡搀扶着老人的手臂,缓缓的往前走,他能感觉到老人身上的温度,一股暖流涌上了他的心头,这就是温暖吗?赵一凡此刻心头无比暖和。还有她身上的味道,怎么会这么熟悉,像是一个新生的婴儿,只要母亲在身旁,孩子就会感觉得到,从而不再害怕,就会有安全感,此刻赵一凡发自内心深处的归属感油然而生。
老人腿脚的确非常不好,一路上走的很吃力。
慢慢地他们终于来到不远处的一间木屋,木屋前面有一个小院子,木屋和院落都不大,但看起来却十分的干净整洁。
赵一凡一手扶着老人,一手推开房门。屋里简单的摆放着一张木床,一张破旧的桌子,还有两条长木凳。
赵一凡回身去关门,发现窗户下面还有一张破旧的小木桌,桌子上面好像堆满了什么东西,用一张粗布遮盖着。他伸手掀开盖在上面的布。好家伙,原来桌子上面堆放了好多捆书,一捆一捆的书在桌子上面堆起很高。赵一凡大略看了一下,这些竹简制成的书应该不下百捆。
其实在这个年代,用竹简制成的书,是一种非常奢侈的东西,只有大户人家才会有藏书,普通人家就连看到书的机会很少,更是买不起。
“起儿,你是不是又想出去抄书了不成?”慈祥的声音从赵一凡背后传来。
难道这些书都是手抄的不成?赵一凡略微迟疑了一下,随口说出一句“抄书……”。
“你这傻孩子,上次你去五台山的韩大夫家,做了一个月的帮工,归家时在他家抄回来五本书,你白天干活,晚上又要抄书,回家后你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,眼窝窝都陷进去了。听娘的,我们是没有钱买书,但你不要再去了抄书,为娘看着起儿这样,娘心疼呐。”
老人家边说着,边用手抹了抹眼角流下的泪水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