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成立了由郑仪亲自担任组长,张林市长担任第一副组长,相关市委常委、副市长为成员的高规格领导小组。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,简称“试验区办公室”,与先前确定的试验区管委会筹备组合署办公。 而管委会主任兼筹备组组长的人选,也毫无悬念——正是先前在临川县挂职副书记、表现出色的陈匣! 这日,陈匣结束了为期半个月的外出考察,风尘仆仆地返回明州。 他此行是带领一个精干的小组,专程赴南方几个改革前沿城市的试验区学习取经。 收获颇丰,也感触良多。 飞机一落地,他连行李都没来得及放回住处,便直接让司机开车赶往市委大院。 他要第一时间向郑仪书记述职,汇报考察成果和自己的思考。 车子驶入市委大院,陈匣快步走向主办公楼。 他的步伐稳健有力,眼神锐利,透着一股干事创业的急切和兴奋。 试验区这块“大蛋糕”终于落到了他的手里,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大展拳脚,干出一番成绩来证明自己,也不辜负郑书记的信任。 来到郑仪书记办公室所在的楼层,陈匣熟门熟路地走向那间熟悉的办公室。 却在门口,被一位陌生的年轻人拦住了。 “您好,请问您找郑书记有什么事?” 年轻人站在办公室外间的秘书工位旁,语气平和,面带微笑,但姿态却是不卑不亢的阻拦。 陈匣愣了一下,这才注意到,原来周扬的位置,已经换人了。 他快速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年轻人。 三十岁上下,个子不算很高,但身姿挺拔。 穿着合体的白衬衫和深色西裤,戴着副无框眼镜,面容清秀,眼神沉静。 这就是新任的市委书记秘书,赵希言? 陈匣心中瞬间闪过关于这个年轻人的零星信息: 京城大学高材生,开发区出来的,据说背景简单,能力不错,是郑书记亲自点的将。 他立刻调整了表情,脸上露出客气的笑容: “是赵主任吧?你好,我是陈匣,试验区管委会的。我刚从外地考察回来,有重要情况需要向郑书记当面汇报。” 他的语气带着几分自然而然的熟稔和急切,试图拉近距离,并强调事情的重要性。 赵希言看着眼前这位风头正劲的“试验区新贵”。 陈匣的名字,他自然不陌生。 在他入职前恶补郑书记关于试验区规划的讲话和文件时,就多次看到过这个名字。 知道他是郑书记颇为器重的年轻干部,也是试验区蓝图的关键执行者。 此人年纪轻轻,但能在临川“配合”刘航做出成绩,得到郑书记青睐,绝非等闲之辈。 此刻见面,果然感觉其言行举止间,自信十足,甚至带着几分锋芒。 如同宝剑藏于匣中,虽未出鞘,但寒光已隐隐透出。 “陈主任您好,久仰。” 赵希言微微颔首,语气依旧平和。 “郑书记正在里面和发改委的同志谈事情,估计还需要一点时间。要不……您先在旁边会客室稍坐片刻?” 他的安排合情合理,既说明了情况,也提供了解决方案。 陈匣虽然心急,但也知道规矩。 他看了一眼紧闭的书记办公室大门,点了点头: “好吧,那就有劳赵主任了。” “您客气。” 赵希言引领着陈匣,来到旁边的小会客室,给他倒了杯水。 第(2/3)页